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訊(記者 馮麗)一位家在湖北的西工大學生,利用春節(jié)和家人在工廠日以繼夜生產(chǎn)物資,向疫區(qū)捐贈了2萬元人民幣和5萬個口罩,二十歲生日都在工廠里度過的他,究竟在擔當與奉獻中獲得了怎樣的成長?讓我們一起聆聽西工大航海學院王俊龍同學的戰(zhàn)“疫”故事:
我叫王俊龍,是西工大航海學院2017級的一名本科生。這個寒假我本以為會像往常一樣在歡聲笑語中度過,但一場突然爆發(fā)且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,讓我迅速成長,投身到這場萬眾一心的全民戰(zhàn)“疫”中。
1月10號,我從學?;匚錆h,當時還沒有感受到疫情的緊張。過了幾天,疫情開始蔓延,局勢頓時緊張起來,藥店里口罩酒精開始脫銷,朋友們都在說買不到口罩。
我的家里經(jīng)營著一個口罩加工廠,當時雖然已經(jīng)停工,工人們也都回家過年了,但廠里還有一些庫存。我和家里人一商量,就把這些庫存的口罩送給朋友們一部分。然而,過了兩天情況更緊急了,武漢封城,醫(yī)院防護用品告急,疫情的發(fā)展牽動每個人的心。
國難當頭,匹夫有責!我和家人立刻決定捐出工廠庫存的五萬個口罩,又捐款兩萬元支援疫區(qū)。但廠里沒有工人又沒辦法開工,物資生產(chǎn)難以得到保證。疫情當前,不容耽擱,父親和我決定立馬開工,自己先頂上,能生產(chǎn)多少就先生產(chǎn)多少,后面再找更多的人來幫忙。于是,從封城開始,我便吃住都在工廠。
工廠的生活對于我而言,是一種全新的挑戰(zhàn)。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,簡單吃完早點就穿戴好工業(yè)防護服,開始給車間進行消毒工作。為了生產(chǎn)的口罩安全,再小的角落也不能放過,同時還要記錄好工人進廠前的體溫。一開始只有我和家里的親戚,再后來工人們都陸續(xù)參與進來,加起來大概有二十人。大家非常配合工作,我們所有人都積極地沖鋒在抗“疫”生產(chǎn)第一線。
調(diào)試機器,打包裝箱,運輸物資……一項項工作我都親力親為,我有時也感到疲憊和辛苦,但一想到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逆行而上的“白衣天使”,想到也許他們在一線與病毒抗爭正急需口罩,我不禁加快了手里的動作。
1月27日,疫區(qū)物資再次告急,父親決定有多少先送多少,再聯(lián)合其他廠的物資,務必解決燃眉之急。工廠開始日夜開工,24小時機器不間斷的運行著,工人們也是三班倒地加急生產(chǎn)。我也一直這樣工作到現(xiàn)在,不僅度過了一個別樣而難忘的春節(jié),還在口罩生產(chǎn)崗位上,度過了我意義非凡的二十歲生日。
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(yè),也沒有誓詞請愿書,我用了我力所能及的方式肩負西工大青年學子的責任,勇往直前,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魯迅先生說過,“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,只是向上走,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發(fā)聲的發(fā)聲。有一分熱,發(fā)一分光,就令螢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發(fā)一點光,不必等候炬火?!蔽疑钜詾槿唬埠芨吲d自己做到了,有一份熱,發(fā)一份光!
前兩天我們這里還爆發(fā)了史上最強寒潮,湖北拉響三級預警,家鄉(xiāng)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,但今天卻冰雪消融艷陽高照。我想,正如冬天阻擋不了春天的步伐,疫情也無法將我們擊垮。
我現(xiàn)在雖然身處湖北疫區(qū),城市封鎖,但我卻并不覺得無助和恐懼。我們封城,是為了同時間賽跑,與病魔較量!黨中央舉全國之力幫助湖北,這正是我們國家的制度優(yōu)越性,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戰(zhàn)“疫”,我對此深信不疑、無比自信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:“中華民族是歷經(jīng)磨難、百折不撓的民族,困難和挑戰(zhàn)越大,凝聚力和戰(zhàn)斗力就越強?!?/p>
加油武漢,加油中國!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團結起來,行動起來,雖然每個人的力量猶如星星之火,但匯聚起來卻是勢不可擋的力量。我們一定能夠遏制疫情蔓延勢頭,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!
這是我的抗“疫”故事,我很驕傲也很自豪,我在責任擔當中成長,我的青春也是在奮斗中度過。
同時,向班里的同學們報聲平安,感謝老師們和同學們對我的關心,希望早日與你們相會在洋溢著健康與歡樂的工大校園中!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bet39696.cc All Rights Reserved.